返回首页

延安交际舞风波:贺子珍强烈反对王实味因痛批而被处决

时间:2025-02-26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晚饭后,古城钟楼东侧的基督教堂或者操场里,经常有人翩翩起舞。这是硝烟弥漫的烽火岁月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即便是在17世纪前的美国,跳交际舞也被认为是“邪恶的消遣”,是“无所事事、贪图享乐”的代名词。

  同一时期,有着“东方小巴黎”之称的上海滩,舞场也开始兴盛起来,“社交舞术”“交际舞术”这类书也应运而生。

  史沫特莱还点评过各位首长的舞姿:“朱德揭开了交际舞的场面;周恩来跳舞像一个人在演算一道数学习题似的;彭德怀喜欢作壁上观,不肯下来跳一次舞;贺龙是身上惟一有节奏感的舞师。”

  到了1941年,中央办公厅、青年艺术剧院、文化俱乐部、作家俱乐部、中央党校、《解放日报》社等,都常在周末、假日举办舞会。

  尽管当时物质贫乏,但大家参加舞会时还是很注重衣着打扮的,有的甚至把压箱底的好衣服拿出来穿上。人人都希望以一个良好的精神面貌去跳舞。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延安仍是穷乡僻壤,但在政治、精神上已经很先进了。它学习各种思想和生活方式,交际舞就是其中的代表。

  交际舞一男一女式的勾肩搭背,款款舞之,让已婚的女英雄们受不了,斥之为“小资产阶级浪漫情调的毒草”。

  贺子珍在另一间窑洞看到了这一幕,心生不悦。送走客人后,她就气呼呼地说:“你干什么当着大家的面拥抱女人!”

  当时贺子珍的心情很不好,她怀孕了,健康状况日下,不能像其他女同志那样更好地工作。同时,她觉得毛泽东和外国女人一起跳舞,心中非常郁闷。

  1937年10月,他来到了延安,先后任陕北公学第七队队长、马列学院编译、中央研究院文学研究室特别研究员。

  王实味性格狂躁、偏狭,对人对事出言刻薄,颇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派头。因此,许多人对他敬而远之。

  1942年3月,他将自己对延安生活的感受,写成了5000多字的杂文《野百合花》,发表在《解放日报》上。

  在《野百合花》开头,王实味写道,国民党统治区的爱国青年怀着抗日热情来到延安,却发现中央大礼堂的通宵达旦地举行舞会,一派“歌啭玉堂春、舞回金莲步的升平气象”。

  他被扣上了“国民党特务”等多项帽子,开除出党。即使他痛哭流悌,承认自己的言论犯了弥天大罪,甚至磕头求饶,也丝毫无济于事。

  1947年3月,延安被国民党轰炸,王实味被转移至晋绥根据地。后来经过康生秘密批准,王实味于当年7月被处决。

  毛泽东虽然也批评过王实味,但一直怀揣着治病救人的心态,还曾让秘书胡乔木给他写信,找他谈话,帮助他走到正确的道路上来。

  1979年以后,王实味的原配妻子刘莹为夫上访,四处鸣冤。1991年,公安部终于做出了审查决定,明确说明“对王在战争环境中被错误处决予以平反昭雪。”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