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纪念那永不熄灭的精神火炬——《蔡元培》分集编导手记

时间:2024-03-0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刚接触到这个选题的时候,我内心是充满了激动和责任感的。我觉得自己对蔡元培先生并不陌生,他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教育家

  但随着资料收集越来越多,我挖掘出关于蔡元培先生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而且我发现在以往关于蔡元培先生的影视纪录片中,更多的作品都是在表现蔡元培先生之前做过很多利国利民的事,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在学术上取得怎样的成就,仅仅是对蔡元培先生的生平以及所做出的贡献进行描述。而我在此次创作过程中给自己增加了一个限定条件,那就是体现承继性、创新性和时代性的总要求下,运用“故事化”创作手法进行人物纪录片创作。

  蔡元培先生究竟是怎样的人?他有什么爱好和习惯?他是如何待人接物的?他的意志品德是如何形成的?他在领导北京大学发展过程中,为什么会大胆重用人才?他与北大不同思想、不同个性的教授们有着怎样的关系?他为什么去世一百多年了,至今还有北大毕业的学子们在祭奠他?他为什么会成为“北京大学永远的校长”?那我们能不能都以具体的故事来回答以上的问题,利用情节、人物、环境的描写来构成故事的三要素。这可能会增加创作难度,但用真实的人物故事来讲述人物,或许就是纪录片的魅力所在。

  在拍摄过程中,不断挖掘故事化情节来展现人物特征,比如,摄制组到浙江绍兴拍摄孑民图书馆开馆仪式、绍兴一中(原中西学堂,蔡元培担任校长)、蔡元培故居时,在故居中了解到影响蔡元培先生一生的生活习惯:早起学习或工作。挖掘出蔡元培和母亲的故事:蔡元培在家读书学习的时候,每每遇到难题不得解,母亲便劝蔡元培早休息早起床,蔡元培听从后,一早起床,精力充沛,果然把难题解决了,从此后,蔡元培便养成这种学习和工作习惯。

  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致力于呈现蔡元培先生生平事迹的真实、全面和深入。我们进行了大量的资料搜集和研究,走访了蔡元培先生的故乡、学校、研究机构以及相关专家学者,以第一视角的讲述,来确保我们对他的生平轨迹和思想成就有着准确而深刻的理解。

  2023年2月,摄制组来到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陈洪捷教授办公室,陈洪捷教授事先约好了蔡元培先生的孙女蔡磊硌教授和北大图书馆、校史馆馆长马建钧教授一起接受我们的采访,在这次采访中,我们进行了充分的沟通交流,确定了《蔡元培》一片的创作方向和创作风格。

  4月19日,我们前往杭州,拍摄了中国美术学院,这是蔡元培在体现他一贯坚持的美育救国思想指导下创办的中国第一所高等美术学院,时称“国立艺术院”,期间采访了学院高世名院长、宣传部余旭鸿部长。

  4月底,前往上海,拍摄上海蔡元培故居、上海音乐学院,这是蔡元培先生创办的中国第一所音乐院校,时称“国立音乐院”,蔡元培先生担任了国立音乐院第一任院长。

  5月份赶赴香港拍摄蔡元培墓地,采访了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先生,对于蔡元培先生晚年在香港的生活状况有了认识和了解。

  6月5日赴南京拍摄南京艺术学院(原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采访了南京艺术学院两位退休的老院长冯建亲先生、刘伟冬先生,挖掘出蔡元培与中国新美术运动奠基人之一、中国杰出的绘画艺术大师刘海粟之间感人至深的故事。

  6月7日赴杭州拍摄中国美术学院2023毕业季,深刻体会到,蔡元培先生所倡导的美育教育带来的成果,已经深深地融入到这座历史名城的血脉中。

  亲历者是历史的见证者,他们的口述承载着历史事件的真实经历和细节,有助于我们还原历史的真相。同时,亲历者也是历史的参与者,他们的个人经历和情感观察从独特的角度展现了历史事件的多维面貌,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的思考

  技术创新在影视制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此项纪录片创作过程中,我们引入了人工智能的合成技术,将真实人物的形象与虚拟场景相结合,创造出更加生动和逼真的影像效果,通过这种技术,实现了历史人物在虚拟场景中的行走、交流、活动等,使得观众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历史人物的生活和情感。

  利用人工智能的合成技术后,使得蔡元培先生的形象更加生动的出现在我们面前,这样的场景还原可以让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真实性和丰富性。这也为纪录片创作带来了新的可能性和挑战。

  我们追寻着蔡元培先生的人生足迹,感受着他不凡的经历,由衷的敬佩这位近现代教育史上的大家。在片子的结尾处,我们把他创办的各个学校中矗立着的铜像混剪到一起,表现出他穿透历史的思想和眼光。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