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9-12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一餐热饭,不仅是日常所需,更是许多老年人晚年的“幸福标杆”。去年以来,湘潭市持续推进老年助餐服务,一家家环境温馨、饭菜可口的长者食堂嵌入社区,成为老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亮丽风景。今年以来,湘潭市又新建老年助餐点20个,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口”吃上了营养、实惠又暖心的饭菜。
“以前一个人做饭,总是凑合一口;现在食堂四菜一汤,有荤有素,还能跟老邻居边吃边聊,日子更有滋味了!”在雨湖区和平街道杉山社区食堂,一位正在用餐的老人笑着说道。这里宽敞明亮,桌椅都经过适老化改造,老年人凭“颐养卡”刷脸交付8元钱,即可享受一顿八菜一汤的自助餐。
而在岳塘区宝塔街道云盘社区建鑫二期小区社区食堂,刘娭毑也欣喜地表示:“平时子女上班、孙子上学,我一个人在家不想做饭。现在家门口就有食堂,饭菜可口,价格实惠,邻居们一起吃饭,热闹得很。”该食堂于2025年2月开业,面积近14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40余人就餐。开业首月,还对低保老人、85岁以上高龄老人和5岁以下儿童实行了免费供餐。
岳塘区三株岭社区的“莲城长者食堂”则由日间照料中心提质改造而成,集文化、助餐、活动等功能于一体,可同时容纳80余人就餐。除了固定套餐,还提供蒸菜自选,60岁以上长者每份菜品可优惠1元。
湘潭市的老年助餐服务不仅得到政府的大力推动,更吸引了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形成了多元共建的新格局。
目前,我市民政部门与银行合作开发定制了社区食堂“颐养卡”和老年就餐服务系统。引入了像湘潭市一屋人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这样的专业企业参与连锁运营。
岳塘区则创新建立了“政府补贴+企业让利+社会捐赠+个人承担”四维筹资机制,并引入专业养老服务机构实施标准化运营。该区还通过“中央厨房+社区配餐”服务体系,确保特殊群体送餐入户率达100%。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岳塘区双马街道华金社区,由退伍军人彭建军创办的“彭建军健康食堂”于2025年6月开业,打出了“10元10菜1汤”的实惠招牌,退伍军人、60~90周岁充值会员可享受10元优惠价,90周岁以上老年人和3岁以下儿童可免费就餐。食堂还通过与30多家商家联盟异业合作降低成本,并配套健康管理中心,将康养与助餐结合,探索“商业+公益”的可持续模式。90岁的朱爹爹自试营业以来每天都来,对食堂赞不绝口:“这食堂暖人心,让人感动!”
“颐养卡”和老年就餐智慧平台系统在全市社区食堂通用,老年人通过扫码、扫脸、刷卡的方式,就可在全区内的社区食堂就餐,助餐补贴也能全区通享。为确保食品安全,雨湖区民政局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构建“双随机”动态监管体系,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人员开展突击检查。此外,所有社区食堂均设立独立留样专柜,严格执行48小时食品留样制度,并配备温度监控设备。食材采购实行“票据链”管理,形成食材全流程追溯机制。
城市两区各社区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中央厨房+社区食堂+老年助餐点”的布局模式。对于用餐需求量大的社区,设立“明厨亮灶”的社区食堂;对于需求较小的社区,则由中央厨房集中配送。同时,组建“外卖+社工+义工”送餐团队,全力打造“15分钟助餐服务圈”,特别是在河东城区打造的“六颐苑·长者云餐厅”智慧送餐平台,联合外卖平台,覆盖城区失能、独居等老年人的送餐上门需求。
目前,湘潭市的老年助餐服务取得了显着成效。从去年至今,我市共新建老年食堂和养老助餐点45个,且计划进一步新增助餐点,扩大覆盖面,守护更多老年人的幸福“食”光。这些社区食堂不仅解决了老年人“吃饭难”的问题,更成了他们的“社交乐园”。很多食堂创新“餐餐+服务”模式,与机构养老、日间照料、老年教育等服务有机结合,让老年餐桌成为“书桌”“茶桌”“娱乐桌”。雨湖区还探索“老少共学”模式,在社区学校中,让老年人和儿童共享教育资源,共同学习、成长。
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湘潭正用这一餐饭的温情,守护一代人的幸福晚年。未来,湘潭市还将持续优化站点布局、加强资源整合、推动智慧助餐,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和受益群体,真正把“食”事办实,让更多老年人感受到“舌尖上的幸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