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科技封锁害人害己合作共赢才是正道

时间:2023-07-28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7月17日,美国芯片企业三巨头英特尔、英伟达和高通公司的高管组团会晤联邦政府高级官员,讨论对华政策,希望说服美国政府放弃对中国实施更多芯片出口限制。

  这次会晤表明,美国芯片企业对未来的忧虑日益增加,他们担心政府即将实施的限制措施会切断企业与中国这一超大市场的联系,降低企业的利润从而损害企业的研发能力,最终削弱美国在芯片行业的支配地位。

  芯片企业的忧虑来自于拜登政府在芯片出口限制方面的新动向。2022年10月,美国商务部发布半导体禁令,禁止半导体设备制造商向中国出售某些设备和出口一些用于人工智能应用的芯片。近期,拜登政府正计划更新这项禁令,升级对华半导体出口限制措施,包括考虑收紧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即禁止美国芯片制造商在未获得许可证的情况下,向中国等国家的客户出口芯片;限制美国对中国先进制程芯片制造和其他技术的投资等等。新规最快将在7月底前推出,可谓“箭在弦上”,由此引发了美国芯片行业的担忧,因此才出现了三巨头联合游说政府的一幕。

  美国政府加强芯片等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管制,是为了在科技领域打压、遏制中国,阻碍中国的技术进步,从而维护自己的霸主地位。然而,中国在全球芯片产业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市场,而且把握着芯片生产网络中的许多重要节点,一旦这些节点被破坏,全球芯片产业将会有“断链”的风险。

  实际上,英伟达、高通和英特尔的主要销售收入都来源于中国。高通向中国智能手机制造商供应零部件,来自中国的收入占其总收入的60%以上;英特尔将中国视为最重要的销售市场,在中国的销售额占其销售总额的四分之一;英伟达在中国的销售额占比也高达20%左右,目前,英伟达正在向中国市场销售其改进的人工智能芯片,拜登政府加强出口限制将会直接制约这项业务。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最大市场,占全球采购总额超过三分之一。根据中国海关公布的数据,2023年上半年,中国大陆芯片进口总额为1626亿美元,同比下降了22.4%。数据的背后,反映出美国众多芯片生产和设备制造商已经受到打击,而相关公司还担心对华出口限制进一步扩大,从而使其利益进一步受损。

  芯片行业高度依赖研发,而研发需要资金支持。切断与中国这个最大市场的联系,将损害美国公司的盈利能力,进而抑制美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最终将削弱美国的领导地位。

  半导体产业能够持续创新并蓬勃发展,得益于全球各产业主体之间的相互协作,是全球化分工发展的结果。目前,全球半导体产业已形成深度分工协作的格局,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各具优势,共同推动着半导体行业的发展。

  近年来,中国半导体行业蓬勃发展,A股上市公司中,同半导体产业链相关的企业有一百余家。今年上半年,在全球消费电子需求相对低迷背景下,中国半导体设备领域仍然保持较高景气度,多家相关上市公司中报业绩良好。中国企业在芯片设计领域取得了巨大发展,在芯片产业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封装、测试等环节也有较大进展,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如果拜登政府进一步打压中国的芯片产业,那么,在中国企业被“卡脖子”的同时,也会造成芯片产业全球价值链的断裂,从而使美国和其他掌握“卡脖子”技术的经济体失去下游购买者,使全球芯片产业无法正常运转。

  尽管芯片巨头高管作出努力,但他们也并不奢望能说服美国政府取消所有限制措施,他们的努力目标是让美国政府不要超越现有的限制,并让拜登政府意识到,进一步扩大限制只能遏制中国一时的发展,长期来看会损害美国的利益。

  从2023年6月以来,拜登政府希望通过高层交往缓和同中国的关系,缓解持续已久的紧张局势。美国的国务卿、财政部长和气候问题特使密集到访中国,百岁老人基辛格也同习近平主席会面,中美关系出现了向好发展的趋势。未来,美国政府需要摒弃固有的冷战思维,抛弃打压遏制中国的意图,使两国竞争关系走向正常健康的轨道,从而实现互利共赢,不断增进两国人民的福祉。

【责任编辑:管理员】
随机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