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1-2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美国这头也在不断施压。时任拜登政府的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表示,不理解欧委会为何在一年后仍未恢复诉讼。其声称,“这起案件如今和提起之日一样扎实有力”。
继任者特朗普方面虽未公开置评,但港媒引述美媒报道称,特朗普过渡团队认为这是欧盟向中国“屈服”,并暗示欧盟如果想在涉华问题上同特朗普新一届政府合作,最好表现出在应对所谓中国“威胁”时,他们是认真的。
据《南华早报》报道,欧盟贸易事务发言人奥洛夫·吉尔(Olof Gill)表示,“尚未做出是否恢复此案的决定”,欧盟仍在继续关注事态发展,特别是立陶宛对中国的出口情况。
吉尔还试图安抚维尔纽斯,重申欧盟将始终支持立陶宛,处理任何所谓胁迫行为及其对贸易的影响。他还特别强调了同七国集团(G7)盟友的合作。
《南华早报》22日援引日内瓦消息人士的话称,WTO仍未收到欧盟要求恢复诉讼的请求,这起案件将于24日到期自动失效。
综合彭博社报道,布鲁塞尔一年前因缺乏证据要求暂停诉讼,“他们希望在没有强有力证据的情况下避免在世贸组织落于下风”。港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去年1月呈交第二批证据时,由于缺乏中方以国家主导行动的直接证据,欧委会的律师建议撤销案件。
此外,布鲁塞尔也无法说服第三国的企业公开作证,证明他们曾被鼓励在对华出口中不使用立陶宛的零部件。
中方一再强调按照WTO规则办事,但一名欧盟高级消息人士对港媒抱怨称,欧盟难以在WTO规则下论证自身观点。
这名消息人士给出了一套荒诞逻辑,称按照WTO的规则,欧盟提交的材料最终都会被公开,然后中方就会“实时搅混水”,导致欧盟立场因缺乏证据站不住脚,律师们这才建议不要再继续进行诉讼。
至于所谓的“搅混水”,他能给出的例子也只有,在案件磋商期间,布鲁塞尔谈判代表提出个别货物被阻拦的例子后,这些货物很快就会被放行。这般苍白无力、缺乏实质事实根据的无端推测,根本经不起任何推敲。
《南华早报》引述另一名欧盟官员的话称,欧委会仍倾向于重启这桩涉华诉讼,因为重启案件不会要求布鲁塞尔立刻提交更多的证据,但可以为欧盟与特朗普团队的谈判争取一些时间。布鲁塞尔企图通过对中国表现强硬,换取这位美国新总统在关税威胁和乌克兰支持上的退让。
不过,彭博社也提到,有知情人士透露,欧盟官员对于是否继续提起诉讼存在分歧。一些人认为,潜在的败诉对欧盟而言毫无益处可言。欧盟成员国之间也看法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