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04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一场由科技引领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曾经,锄头、镰刀是农民手中的传统农具,而今,智能手机、直播平台成为了他们手中的新“农具”。这些科技产品,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为乡村经济助力添柴,让乡村焕发出勃勃生机。
红薯粉丝、芝麻盐、藕粉、南瓜这些曾经默默无闻的农产品,在直播的镜头下,瞬间变得鲜活起来,吸引了无数网友的目光和订单。可以说,直播不仅让农产品走出了乡村,更让乡村的文化、政策、故事得以广泛传播。如,安徽淮北杜集区朔里镇朔南社区的党总支书记陈天理,通过直播平台向居民们宣传最新政策,让政策宣讲不再枯燥无味,而是变得生动有趣。这种创新的宣传方式,不仅提高了政策的知晓率,更增强了村民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而在杜集区,像这样的“共享直播间”有20多个,45名“农民主播”覆盖了全区每一个乡村。他们不仅是农产品的推销员,更是政策的宣讲员、乡村文化的传播者。这些“农民主播”的涌现,得益于“一村一主播”培育行动,在专业的培训之下,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将手机变成“新农具”,将直播变成“新农活”。
这些“农民主播”们,用他们的热情和智慧,将乡村的美好展现给了世界。他们不仅推销了农产品,更推销了乡村的文化和故事。在他们的直播间里,你可以看到草莓园里诱人的果实,听到研学基地里孩子们的欢笑声,感受到葡萄博物馆里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些生动的画面和故事,让人们对乡村有了更深的认识和了解,也激发了更多人对乡村的向往和热爱。
乡村直播的兴起,不仅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乡村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如,在安徽杜集区朔里镇段庄村的“村务直播间”里,村民们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养老金到账通知,外出务工的青年可以通过直播间留言参与村里的事务讨论。这种线上线下的互动方式,不仅提高了村民的参与度,也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乡村直播的火爆,让我们看到了科技在乡村振兴中的巨大潜力。当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流量就能变成乡村振兴的“新农资”。这些“新农资”不仅为乡村经济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更为乡村的文化、教育、医疗等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当然,乡村直播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比如如何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如何避免直播中的虚假宣传和夸大其词?如何保护农民的隐私和权益?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完善。但无论如何,乡村直播作为一种新兴的业态和模式,已经为乡村振兴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和方向。
用好“新农具”,为乡村经济助力添柴。让我们携手共进,用科技的力量点亮乡村的未来,让乡村的明天更加美好。(刘顺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