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3-17 来源:原创/投稿/转载作者:管理员点击:
近日,为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强化司法责任担当,落实“定分止争”张家口模式八项制度,蔚县法院组织召开“发改再驳”案件剖析会。全体审委会委员、各业务庭法官、法官助理参加,会议深入剖析问题根源,探寻改进路径,为公正司法精准 “把脉”。
会议伊始,赵树春院长详细通报了近期发回重审、改判、再审及指令审理案件的总体情况,一组组数据直观呈现出审判工作中的 “痛点” 与 “难点”。从案件类型分布来看,民事领域的合同纠纷、侵权纠纷以及刑事审判中的部分疑难复杂罪名案件占比较高,这些案件所涉及的法律关系错综复杂、证据认定存在争议,成为影响精准裁判的关键因素。
承办法官们逐案进行汇报,深度还原案件审理过程。在一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原审法官就案件焦点合同履行进行复盘,坦言在考量交易习惯及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层面存在疏忽,且二审中当事人提交了新的证据,导致事实认定不清,二审法院依法予以改判。刑事审判庭的某盗窃案同样引人深思,对于电力设备的认定一二审出现了分歧,原审量刑尺度遭受质疑,该案通过再审予以纠正。每一个案例剖析都似一场 “司法体检”,将隐藏在裁判文书背后的问题暴露无遗。
讨论环节气氛热烈,法官们各抒己见,围绕证据采信标准、法律条文理解、自由裁量权行使等核心议题展开交锋。经验丰富的资深法官分享多年心得,强调在证据审查时需秉持严谨细致态度,不放过任何细节疑点,以形成完整无懈的证据链条;年轻法官则从新视角出发,提出利用信息化工具辅助类案检索,确保法律适用统一,避免 “同案不同判” 现象。
院领导认真聆听记录,不时参与讨论并给予指导意见。赵树春院长在总结发言时指出,“发改再驳”案件虽属审判流程中的 “少数派”,但却反映出整体审判工作的薄弱环节,关乎司法公信力。要求全体审判人员以此为契机,一是加强业务学习,紧跟立法动态与司法解释更新,提升专业素养应对复杂多变案情;二是完善案件质量评查机制,将评查端口前移,从立案、庭审、合议到文书撰写各环节严格把关;三是强化沟通协调,上下级法院建立常态化业务交流,基层法官主动汇报疑难问题,凝聚司法合力,让每一个裁判都经得起法律与时间的检验。
随着会议落幕,一份份问题清单与整改计划逐步成形,蔚县法院将踏上精准发力、补强短板之路,更加细致的落实“定分止争”张家口模式八项制度要求,确保公平正义在每一次司法裁决中落地生根,以全新姿态书写司法为民新篇章。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